你说,这日本居然开始搞“外国人接纳上限”?我刚看到新闻的时候都愣了,这又不是说要全面关闭大门,是在细节上开始下手了。关键是这个速度,去年还是一份普通的报告,结果现在高层出来正式表态,还要成立项目组来讨论“能不能接受10%的外国人比例”。
我就纳闷了,这跟他们那些“少子老龄化”的说法是不是差不多?数据行业报告指出,日本的出生率一直低迷,2022年只剩1.34,不到1.5的水平。老龄化问题更不用说,据日本总务省统计,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30%以上了,照这个趋势,未来几十年可能冲到四分之一甚至更高。你说让这么多外国人涌进来,是解药还是火上浇油?官方还说要从经济增长、产业劳动、治安、社保、教育等等方面权衡。听上去像是要算一遍“引进外国人”的成本账。
但你看,担心的点其实挺多的。日本经济现在其实还算平稳,2023年的GDP增长率大概1.2%左右,虽然不是特别亮眼,但也还算算得过去。所谓的“外国人占比达10%”,这意味着什么?按人口1亿多来算,至少要引进一千万外国人,这么大的比例,带来基数效应,社会压力、公共资源都得被拉扯得更紧张。尤其是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,早就因为老龄化压力变得捉襟见肘。解放一部分年轻劳动力听起来是好事,可同时带来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一连串考验。
我查了资料,去年日本引进的劳务移民约为30万人,远远不到10%的比例。这次高层提出设“上限”,其实也在暗示这个目标不远了。还记得去年他们的移民政策调整,放宽一些特定行业的准入门槛,现在看来这是在为大规模引进做准备。可问题是,社会能不能接受?民意调查显示,日本大部分人还对大量外国人持保留态度,尤其是年轻一代,觉得文化融入难度大,治安风险担忧也多。
我就想,问题到底在哪?是经济需要?还是政治算计?讲到底,这事跟“少子化”没啥关系,到头来不过是想找个借口,把“外国人”这个变量变得可控一点。根本问题还是日本国内的结构性矛盾——人口的断崖式下降,劳动力的短缺已经变成了“山崩地裂”,那种“补充外国人”的思路就像是用暖水瓶给“晒伤”的皮肤打补丁。
而且,你看官方还说会从多角度“探讨”——经济、治安、社保、教育。真的能平衡?我觉得好难。你让外国人占这么高比例,到底谁吃得消?社会责任、文化认同会不会崩?我一个朋友说,日本要是真的走到这一步,社会就像一锅开水,随时可能“溢出来”。
你试想像我自己在中国这么多年,周末带孩子去校游,前一天在超市看到的外籍人排队结账,已经是稀松平常。但日本的天平是往极端上压的,积累的怨气可不是一句“共存”就能解决的。你说,他们真觉得“引进外国人”还能稳妥?还是说,最后还是只会变成表面文章,为了向国际“示好”不至于太激烈?
我倒觉得最终的趋势,还是老龄化不能靠引“外国”走出困境。这就像你在泥潭里挖坑,越挖越深。正当别人在讨论“接纳上限”的时候,那个“底线”其实早就不存在了。到还是得面对,人口下降之下的经济“硬币”到底去哪了?日本的现在看着像个迷宫,走到哪里都能看到“无解”。
你说,十年后,日本会不会变成一个外国人占半壁江山的国度?这个数字背后,藏着多少难以逆转的裂痕?我就是看着,不禁觉得,有时政策就是在“掩盖”问题的真相,最后留给我们的,只是一个更复杂、更难消化的局面。
声明:本文内容90%以上基于自主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,有借助AI辅助査询收集和验证信息源,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,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和不良引导,望读者知悉。
专业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