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公开给哈马斯站台的国家,现在跑来要当加沙停火的“裁判”,这事儿以色列能答应吗?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最近就干了这么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。他前脚还在痛斥以色列“缺乏诚意”,后脚就宣布要加入美国、埃及和卡塔尔搞的那个加沙停火监督小组。他嘴里还念叨着一句土耳其谚语:“和平不是一只‘单翼鸟’”,意思是说光靠一方让步没用。听着挺公道,可大家心里都犯嘀咕:你这屁股都歪到天上去了,还想当什么中间人?
要说以色列为什么看土耳其这么不顺眼,这梁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结下的。这事儿得往前倒腾十几年,回到2010年那片血色的地中海。当时,一个叫“蓝色马尔马拉号”的船,载着一帮土耳其人道主义志愿者,浩浩荡荡地要去加沙,说是要打破以色列的封锁送物资。结果船开到公海上,以色列的特种兵跟天兵下凡似的,从直升机上直接空降到甲板上,二话不说就开火。
那场面,简直就是一场屠杀。船上的人手里只有棍子和铁链,哪是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大兵的对手。冲突下来,10个土耳其人当场被打死,几十个人受伤。这事儿一出,土耳其全国都炸了锅,埃尔多安当时还是总理,直接就跟以色列撕破了脸,两国关系瞬间降到冰点,大使都互相撤了。从那时候起,这片染血的甲板,就成了以色列和土耳其之间一道永远也过不去的坎。以色列人心里清楚得很,土耳其对加沙的事,从来就不是什么“中立”,而是带着血海深仇的。
有了这层旧恨,再看今天埃尔多安的操作,就更好理解以色列的反应了。就在前不久的5月份,埃尔多安又搞了个大动作,直接宣布全面停止跟以色列的所有进出口贸易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两国一年差不多有70亿美元的生意呢,说断就断,这跟直接宣战也差不了多少了。土耳其贸易部话说得也狠,除非以色列让人道援助物资顺顺当当地进加沙,否则这生意就别想再做了。
这一下,等于是在以色列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。你想想,一个刚刚跟你断绝所有经济往来,还把你告上国际法庭说你搞“种族灭绝”的国家,现在跑过来说要“监督”你执行停火协议,这换谁谁信啊?以色列国内的那些极右翼政客,早就把这事儿当成笑话在讲了,说埃尔多安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,没安好心。所以说,土耳其这根贸易大棒挥下去,爽是爽了,但也把自己“调停者”的身份彻底给砸了。
现在,这个所谓的“联合行动小组”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了。桌子上坐着四个玩家:美国、埃及、卡塔尔,还有新来的土耳其。美国是老大哥,拉偏架是传统艺能;埃及呢,捏着加沙唯一的生命线——拉法口岸,谁都得给他几分面子;卡塔尔更不用说,是哈马斯背后的大金主,没有他,哈马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。这三家虽然各有各的小算盘,但好歹在桌面上还能维持个体面。
可土耳其一进来,这牌局的味道立马就变了。他跟卡塔尔一样,都跟哈马斯关系不清不楚,哈马斯的高层就跟回自己家一样,三天两头往安卡拉跑。但土耳其的野心比卡塔尔大多了,他想当整个中东的“带头大哥”,恢复当年奥斯曼帝国的荣光。所以他插手加沙,不仅仅是为了巴勒斯坦人,更是为了跟埃及和卡塔尔抢夺在中东问题上的话语权。这么一来,这个监督小组内部自己就先得打起来,还怎么去监督别人?
说到底,这些大国在牌桌上玩着地缘政治的博弈,真正受苦的还是加沙那200多万老百姓。联合国那边早就急得不行了,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汤姆·弗莱彻给出的数据触目惊心:停火之后,至少需要往加沙运送17万吨的物资,每天得有几百辆卡车进去,才能勉强维持210万人的基本生存。可现在,这些救命的粮食、药品和水,全都堵在关口,眼巴巴地等着政治家们达成一个脆弱的协议。
更讽刺的是,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援助资金,到现在也只到位了不到三成。钱不够,路不通,加沙的人道危机就像一个无底洞。埃尔多安倒是说得好听,要“毫不犹豫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”来帮助加沙。可问题是,他跟以色列已经闹成这样,他说的话还有用吗?以色列会允许一个天天骂自己、还跟自己断了贸易的国家的援助物资,顺顺当当地通过自己的检查站吗?恐怕很难。最后,加沙人民的苦难,很可能就要为这些大国之间的政治游戏买单。
和平的鸽子还没起飞,翅膀上就已经被绑满了各种政治的枷锁,这只“单翼鸟”能不能飞起来,谁的心里都没底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专业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